高台县把公益性岗位安置作为就业困难人员和脱贫人口稳就业、保就业的重要抓手,不断加大对现有各类城乡公益性岗位的支持力度,切实发挥公益性岗位在就业援助工作中的救急兜底作用。
记者在月牙湖公园看到,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正在打扫景区卫生。47岁的李彩霞由于不幸遭遇车祸,导致身体受伤,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,今年三月份,通过县人社部门的公益性岗位援助,她成了一名景区保洁员,稳定的收入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。
城关镇人民东路社区居民 李彩霞:“每周还有两天的休假,每个月能拿1400元左右,也能贴补贴补家用。”
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打工的刘慧慧,去年回家后,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,今年年初得知有专门为就业困难大学生设置的城镇公益性岗位,她就主动报了名,很快被安置到干部学院工作,解决了她的就业难题。
高台干部学院职工 刘慧慧:“学到一些专业的知识,而且还有一份不错的收入,我觉得对我帮助还是挺大的。”
高台县持续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工作,根据全县就业困难人员状况、现有公益性岗位数量、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和资金承受能力等具体情况,对长期失业人员、“4050”人员等困难群体进行安置,着力凸显公益性岗位“托底线、救急难、临时性”属性 。同时,不断完善公益性岗位运行机制,实现公益性岗位开发、投入、利用、管理的科学化、精准化。至目前,全县共安置城镇公益性岗位 472人,发放补贴486万元;安置乡村公益性岗位301人,发放补贴74万元。